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登录 欢迎光临信用商城网站!

您现在位置:首页 > 信用动态 > 国内动态 > 浏览

湖北省十堰市:建设“十星级”农村信用体系 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

2017-05-27来源:湖北省十堰市供稿点击:

  十堰市建设“十星级”农村信用体系
 
  试验区的探索与实践
 
  湖北省十堰市人民政府市长 陈新武
 
  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是现代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石。十堰是全国“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发源地,创建活动的探索实践得到了中央领导的高度肯定。近年来,十堰市积极推进农村信用体系试验区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与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融合发展的新路子。创建活动实施以来,农民信用意识明显增强,涉农贷款快速增长,“星级农户致富贷”、“十星户速贷通”等多种信用创新产品不断推广应用,农村文明程度和信用环境持续改善,为加快脱贫攻坚步伐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坚实支撑。
 
  搭建 “数据库+网络平台”新模式
 
  2015年以来,十堰市委市政府为加快推进秦巴山区扶贫攻坚步伐,深入推进“竹房城镇带城乡一体化”试验区建设,深化运用“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成果,在全国“十星级”文明农户创建的发源地——竹山县,试点开展“十星级”农村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各涉农银行、保险公司及政府部门将采集的农户信用信息统一纳入到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实现了农村信用基本信息、银行往来业务信息、农户参保信息及农村金融信贷信息等情况的查询和运用,初步搭建起了各类金融机构与农村市场主体之间的信息畅通渠道。为进一步提升平台的覆盖面与使用率,在竹山县“十星级”农村信用体系平台系统的基础上,2016年进行了三轮升级改造,建成了全市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系统平台总体分为信息采集、信息应用、系统管理三个模块,具备了信息采集、信息查询、评级授信、统计分析、信息发布、数据字典、信用报告等七大功能。
 
  扎实搭建数据库。数据库建设是信用体系建设的基础。十堰市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功能设计:一是确定数据项。严格按照央行《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数据项指引》的规范要求和评级模式,设定了家庭基本信息、星级评定结果、农户收支情况、农户四权信息、银行授信信息、参保信息和结算方式七大项,全面、真实、具体地体现了农户基本信息和诚信等级。按照“六看五评”工作机制,由村支书、扶贫工作队长、银行代表、党员代表和群众代表对农户进行综合评议,农户的“诚实守信星”在银行评级授信中拥有一票否决权。二是确定数据源。系统数据的采集,来源于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和惠农金融服务站主办行的数据库系统、政府“十星文明农户”评定系统、公安户籍系统和保险业务系统。三是确定信息采集方式。依托农商行网格化系统采集信息,积极推广运用新近开发的农户信用信息采集模板,不断提高数据质量。四是确定信息导入模式。系统支持实时更新与定期更新,确保了系统的时效性和可持续性。目前,平台共归集农户信息17万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25%。
 
  不断完善信息应用。一是信息查询。既可以通过姓名、身份证号等关键字进行个体查询,又可以通过所属乡镇、村组等关键字进行批量查询。二是信息统计分析。通过统计分析,可以了解农村信用建设现状、村组贫困情况、农村总体信贷情况,方便金融部门制定金融惠农方案,有针对性地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三是信息适时发布。主要发布政策信息、信贷产品、保险品种、综合信息等内容。
 
  科学管理信息系统。基础数据维护是整个平台运行的基础,通过定义系统正常运行所需的数据集,服务所有的子系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通过角色划分和分级授权来实施用户和机构的分级管理。通过日志查询,可以防止非法利用数据和数据泄密等情况发生,实现用户操作有迹可循、有据可查。
 
  实施农村信用体系“三个三 ”运作模式
 
  工作保障 “三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全市各县市区成立了高规格的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到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先后出台了守信激励机制、失信惩戒机制、农村信贷风险分担补偿机制等多项配套措施,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二是联动机制到位。十堰市人民银行发挥专业和技术优势,完善制度设计,确保用信息采集、评定、查询、管理等各个环节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三是整体合力到位。十堰市发改委、人行、农商行、保险公司等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优势,密切配合,整体联动,有效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2016年,顺利完成456个贫困村和100个非贫困村的基础信息采集及评级授信工作,确保了工作进度和质量。各级政府增信资金达14.76亿元,增强了金融机构信贷投放的积极性。
 
  有效实现“三个对接”。一是有效对接信用激励。十堰市农商行将信用等级转化为信用贷款,对信用农户发放无担保、无抵押的小额信用贷款;对部分资金需求较大的信用农户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还款期限,降低利率水平,简化审批程序,有效解决了抵押担保、生产资金短缺等难题。二是有效对接信贷产品。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户,量身设计贷款方案和创新产品,推出的“星级农户贷款”、“十星户速贷通”等产品深受广大农户欢迎。三是有效对接信用宣传。 广泛开展信用及金融知识宣传普及活动,重信用、讲信用、守信用成为新风尚。
 
  持续规范“三个管理”。一是实行信息平台标准化操作管理。编制了《十堰市农村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操作指南》,明确规范机构设置、角色分配、平台操作、信息采集、综合运用等,科学设置信息录入、修改更新、信息共享等规则,实现了系统的方便、快捷、保密、有效。二是实行农户信息采集经费补偿管理。针对山区农村信息采集难、成本高等问题,出台了《农户信息采集经费补偿及管理办法》,按照“有偿服务、安全保密、及时准确”的原则,对农户信息采集费用实行计价补偿,实行奖惩制度、责权管理,确保信息质量。三是实行量化考评工作机制。出台了《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量化考评办法》,对工作进度、数据质量、路径探索、成果运用等逐项进行量化考评,按季通报,定期督办。
 
  实现农村信用建设和农民脱贫致富“两同步”
 
  农村信用环境不断优化。通过跨机构间的信用信息共享,既方便了群众,又提高了效率。广泛开展信用乡镇、信用村、信用户创建活动,增强了广大农民、农村新型主体的信用意识和法制意识,多年的欠款农户主动归还贷款,要求参与信用等级评定,形成了户户争当信用农户的良好氛围。2016年十堰市99个乡镇全部被评定为信用乡镇,达100%。
 
  涉农贷款持续增长。十堰市涉农金融机构借助农户信用信息平台,通过“六看五评”评级模式,不断创新金融产品,优化金融服务,持续加大支农信贷投放力度。农商行推出“星级农户致富贷”、“十星户速贷通”、“助农贷”等多种信贷产品,较好解决了农民贷款担保难题,有力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
 
  农村受惠面稳步扩大。一是“政策助农”。财政、农业等政府部门利用信用平台,查询农村经济主体信用档案,核验农业补贴、财政贴息等申请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向守信农户倾斜。二是“信用惠农”。信用农户按照农户资产、经营状况授信,由以前的最低授信额度1-5万元,调整为最高授信额度可达100万元。三是“信贷支农”。有效降低农户贷款成本,信用农户小额信贷基准利率上浮25%以内,上浮幅度比原来降低10%至30%,真正让农户感到争创星级有盼头,守信主体得实惠。四是“支付便农”。优先在信用乡镇、信用村布局助农取款服务点,通过建立精准扶贫工作站和村级惠农服务站,使村民足不出村也能享受到现代金融服务。
 
  银农“双赢”协调发展。积极开展农村增信和培植工作,不断提升金融惠农质效,既确保扶贫资金精准落地,又大幅提升涉农融资能力。一是农民收入明显增加。通过信用创建和评级授信活动,截止2017年2月底,共有4.2万户农民获得贷款17.3亿元,农民人均增收581元,同比增长10.38%。二是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快速发展。通过信用信息采集活动,充分掌握农户信用状况,有效简化贷款手续,在满足广大农户信贷需求、缓解解农民贷款难题的同时,也促进了自身业务的快速发展。
 
  作者简介:
 
  陈新武,男,汉族,湖北黄冈人,1968年7月生,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90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十堰市委副书记、市长。

主办单位:商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技术支持:信阳绿盾信用服务有限公司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fgw7921022@163.com 举报电话:0376-7921022
备案号:豫ICP备1301911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