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登录 欢迎光临信用商城网站!

您现在位置:首页 > 政策法规 > 信阳政策法规 > 浏览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信阳市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6—2017行动计划的通知

2016-10-11来源: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点击:

信政办〔2016〕98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政府有关部门:
  《信阳市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6—2017行动计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6年7月21日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通知》(国发〔2012〕9号)、《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动“三个转变”建设质量强省的实施意见》(豫政〔2015〕29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16年河南省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行动计划的通知》(豫政办〔2016〕94号)精神,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三个转变”(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明确2016-2017年度工作重点,结合信阳实际情况,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巩固成果,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
 
  (一)筑牢抓质量就是抓发展,抓发展务必强质量的核心理念。深入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将质量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深度融入到全市工作谋划、政策制定、产业布局、民生改善、环境建设的各个环节,进一步强化质量强市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持续开展质量强市、质量强县、质量强业和质量强企活动。推动质量创新,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让质量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理念,为魅力信阳的长远发展打牢基础。
 
  (二)坚持把质量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品质的新动力。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质量管理作为城市管理和社会治理的重要支撑。加强质量强市(县)管理人才的培训和学习,加强质量强市(县)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加大市、县农产品检验检测人员、设备的扶持力度。不断完善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生活消费品质量,扩大居民消费能力,通过抓质量为城市发展增添新动力。
 
  (三)落实《信阳市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信政文〔2013〕93号)。各级各部门要把质量规划纳入本地区、本部门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推进质量工作持续深入。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完善政策制定、营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上来,发挥好推手作用,为质量创新之树“施肥增养”。要严格落实《信阳市关于贯彻落实质量发展纲要(2011-2020年)的实施意见》(信政文〔2013〕93号),强化督导,确保规划落到实处。
 
  (四)加强质量示范引领。继续组织开展质量强县 (区)示范县 (区)争创活动,持续抓好质量强市示范点的培育打造工作,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和出口工业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活动。促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加快推进农业准化示范区创建工作。巩固2个国家级、1个省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项目建设成果,推广先进经验和做法,以点带面,推动县区和企业不断提升质量竞争力。(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改革创新,大力实施质量提升行动
 
  (五)坚持以质量提升推动品牌建设。加强自主品牌培育。通过自主创新、品牌经营、商标注册、专利申请等手段,在食品、电子信息、新型建材、现代家居、现代物流、纺织服装等优势制造业领域培育1-2个全国知名品牌、2-3家河南省著名商标企业,在特色农产品领域发掘2-3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名牌农产品和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在文化旅游等优势领域打造1-2个全国文化旅游品牌。鼓励企业拓展品牌文化内涵,积极申评中华老字号、河南老字号企业。推动出口食品农产品创建自主品牌,使我市更多优质特色食品农产品走出河南、迈出国门。完善品牌建设激励机制。制定品牌培育规划和品牌发展政策措施,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健全以消费者认可、市场竞争中产生为基础的名牌培育认定制度。鼓励企业申报政府质量奖,努力争创省长质量奖、中国质量奖,新培育5-6家市长质量奖单位,在教育、卫生、电信等公共服务领域实现市长质量奖零突破。银行、保险和担保机构要加大对名优企业的扶持力度,在融资服务、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企业推进品牌价值测算,提升品牌价值和效应。推进品牌示范区建设。围绕我市项目建设及产业集群发展规划,以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为重点,积极开展知名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培育形成2-3个质量标准水平先进、品牌带动辐射作用强的国家级、省级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以市长质量奖、河南省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河南省著名商标企业为主体,以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为载体,培育形成2-3个区域品牌。(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六)大力推动企业质量技术创新。推动企业实施质量升级计划。促进标准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加大对制造业企业质量技术改造的支持和引导力度,落实国家技术改造贴息等激励政策,支持企业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加强质量技术创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加大对质量技术创新领域侵权假冒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快产业技术研发平台建设,支持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共建院士工作站或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积极引导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机制灵活、互惠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进形成1-2个以联盟为协调组织,以企业为主体,产业技术研究院、公共技术服务等各类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有机结合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提升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能力,大力实施知识产权产业化推进、知识产权优势培育、自主知识产权技术标准培植、百千万知识产权人才培养、知识产权保护等5大工程,提高知识产权数量和质量。强化质量人才培育。提升企业家和职业技能人才质量素质,培育“匠人精神”,广泛开展面向企业的质量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企业经营者的质量管理培训,对一线工人的工艺规程和操作技术培训,培训覆盖率均达到100%。组织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春潮行动”。鼓励引导企业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推进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服务质量。(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七)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管理制度和先进标准。在各类组织中,推广应用政府质量奖获奖者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模式。推行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引导企业广泛开展QC小组(质量管理小组)、“五小”(小建议、小革新、小攻关、小发明、小创造)、精益生产、六西格玛、质量诊断、岗位练兵、技能竞赛、经验交流、质量信得过班组等群众性质量活动。鼓励企业参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国际标准的制定修订。开展“质量标杆”活动,推动中小企业以行业优秀骨干企业为目标,在质量管理、标准、品牌等方面开展过程控制和质量绩效对比。实施服务标杆引领计划,开展旅游服务质量标杆单位遴选。加强对国家强制性标准实施的监督执法,以市场化手段引导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监局、工业和信息化委、旅游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八) 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组织实施消费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以空气净化器、电饭煲、智能马桶盖、智能手机、玩具、儿童及婴幼儿服装、厨具、家具、复混肥、轮胎、茶叶等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消费品为重点,开展改善消费品供给专项行动,引导企业树立质量为先、信誉至上的经营理念,立足大众消费品生产推进“品质革命”。实施出口食品竞争力提升工程。着力提升工程质量。建立工程招标和质量监管联动制度,健全与规模相适应的质量安全监督机构,进一步发挥工程监理作用,促进现代建筑业快速发展,提高建筑从业人员素质,健全建筑市场诚信体系,开展工程质量惠民行动,积极宣传贯彻《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实行住宅工程分户验收制度,大力推进节能建筑建设和改造,新开工受监建筑项目节能标准执行率达到100%,加强对大型公共建筑、公共交通工程、大型水利工程、民用住宅工程等重大工程的质量安全监管,新开工受监工程质量监督覆盖率和竣工工程验收合格率均达到100%。优化提升服务质量。围绕解决服务业规范化水平不高、品牌意识不强以及质量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大力开展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加快专业物流园区建设,积极争创1-2个省级示范物流园区,开展物流业“安全、诚信、优质”服务创建活动。开展提高医疗质量专项工作。在金融、旅游、电信、医疗、交通等重点民生领域开展服务质量满意度调查,分行业发布服务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协调银行业监管机构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入落实消费者保护考核评价工作,定期发布服务改进情况报告和社会责任报告。建立旅游质量第三方评估体系。扎实推进鸡公山、灵山联合创建国家级5A级旅游景区,南湾湖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浉河区、新县创建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工作,积极引导有条件的县区和旅游企业创建全国第四批、河南省第三批旅游标准化试点单位。(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突出实效,构建“放、管、治”的质量治理格局
 
  (九)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深入推进“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实行统一法人代码制度。进一步清理、取消和下放质量安全准入类行政审批事项,将行政审批事项全部纳入行政服务大厅或在线平台,简化流程、缩短时限,便利企业办事,让企业真正成为质量主体。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实现从重事前审批向重事后监管转变,营造现代化、市场化、法制化营商环境。(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加强质量安全风险研判和防范。建立和实施质量安全风险评估、监测、预警、信息通报和应急处置机制,增强事前防范、事中控制和事后处置的能力。健全质量安全事故强制报告机制,加强电子商务产品、消费品、特种设备、进出口食品、进出口商品、口岸疫病疫情等风险监测,完善产品伤害监测制度,在骨干医院开展产品质量伤害监测工作,建立完善产品伤害监测体系。加强农产品、食品药品、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防范校园食物中毒事件发生。构建农产品和食品药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网络,严格防范有害动植物疫病疫情风险。组织实施加油站、旅游等重点领域服务质量监测。加快构建电子商务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防控和查处机制。结合区域经济、行业特点,建立和完善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强化质量安全风险预警能力。(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一)强化重点领域质量安全监管。全面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突出对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质量安全监督,坚决防范和遏制质量安全事故发生。加强对关系国计民生、健康安全、节能环保的重点产品、重大设备、重点工程及重点服务项目的监管。对重大水利工程实施质量安全督查机制。开展交通运输重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督促风景名胜区管理机构加强游览安全管理,防范事故发生。加强对重点食品、重点区域、重点问题和大型食品企业的监管,切实做好食品安全日常监管、专项整治和综合治理工作,深入排查安全隐患,全面规范生产经营行为,全力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开展口岸传染病风险评估,提升口岸公共卫生风险管理水平。继续加强禽流感传染病防控工作。组织开展林产品质量监测工作。加强粮食质量安全检测,推进污染粮食单收单存、定向销售。强化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加强能效标识管理产品、节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实施特种设备监管“一岗双责”制度和特种设备重大质量安全隐患挂牌督办、公告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案件快速反应机制、执法联动机制、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建立健全电子商务产品、进出口商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12345市长热线、12365质量热线、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专线、12312商务举报投诉热线、12331食品药品投诉举报热线等服务平台作用,畅通质量投诉和消费维权渠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则、有利于消费者维权的产品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建立产品侵权责任制度和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制度,切实维护好消费者权益。(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二)加强质量整治,依法严厉打击质量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严厉打击质量违法和侵权盗版行为,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质监利剑”行动、“2016红盾网剑”专项行动、农资打假“绿剑护农”行动、“红盾护农”行动、“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坚持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与日常执法监管相结合,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及成品油市场监管,严打重罚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私屠滥宰等违法犯罪行为。开展医疗器械专项整治活动。深化食品药品重点领域专项整治,严打行业潜规则。开展涉假重点区域和农村区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严查日用品领域产品质量违法行为。打击严重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黑社”、“黑导”、“黑网站”、“零负团费”以及超范围经营等旅游违法行为。深入开展工程质量治理两年行动。 (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三)推动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实行质量安全“一票否决”,引导企业推行“首席质量官”制度,建立质量关键岗位考核机制,关键岗位持证上岗率达到100%。推动企业严格落实质量首负责任制和产品“三包”、缺陷产品强制召回等质量安全责任;推广和应用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精益制造等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检测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全面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书面承诺制、永久性标牌制度和信息档案制度,督促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五方主体项目负责人落实质量终身责任。(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四)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工程。严格钢铁、水泥、化工、有色金属、玻璃、陶瓷等行业准入和强制退出机制,加强成品油质量监督检查,推进机动车污染综合防治。加快落后燃煤锅炉的淘汰和升级改造,加强锅炉节能标准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大力开展燃煤、工业、机动车、扬尘、农业等大气和水污染综合治理,积极保护生态空间,促进大气和水环境质量改善。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和绿色印刷。(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环境保护局、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委、质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五)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贯彻落实《信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方案》(信政办〔2015〕124号),加快建立质量安全征信体系,推行企业产品服务标准、质量、安全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探索建立企业产品质量承诺和优质服务承诺标志制度。推行企业质量信用报告发布制度,鼓励企业在“信用信阳”网站公开发布质量信用报告。发挥重点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开展质量诚信体系建设A等工业企业创建活动。开展企业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管理,建立完善质量失信企业“黑名单”制度,推进企业质量诚信“红黑榜”发布制度。积极推进水利建设市场主体信用评价,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建立旅游经营服务“失信名单”。强化民生计量监管,推进诚信计量体系建设。开展电子商务质量诚信提升行动。(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六)探索建立质量安全多元共治工作机制。着力构建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为核心、消费者权益维护为监督基础、保险救济和社会救助为保障、市场技术基础建设为支撑、政府依法监管的现代监管体系。利用市场规律逐步构建起生产、销售、消费等全环节的责任追溯体系,强化消费者质量侵权损害赔偿,将侵权者“罚得倾家荡产”变成“赔得倾家荡产”,激发消费者主动维权意愿,构建以消费者为核心的社会监督体系、以赔付为手段的监督运行机制。研究建立质量安全监管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加强质量安全执法部门间的协作,分工负责,科学衔接,推进信息共享,形成质量安全监管合力。推动实施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保险,探索建立质量安全多元救济机制和产品侵权责任赔偿制度。完善质量配套政策,健全质量强市工作政策体系,完善相关产业、环境、科技、金融、财政、人才培养等政策措施。加大对质量提升、质量安全工作的投入力度,统筹安排质量工作经费并列入年度预算,重点用于支持质量创新攻关、检验检测能力提升、认证认可监管、标准和计量体系建设、质量监督抽查、特种设备监管、产品质量合格率统计调查等工作。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对新建国家、省级质检、检(监)测中心给予资金支持,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信贷支持力度,有条件的安排专项信贷规模和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七)加强政府质量工作考核。深入开展政府质量工作考核,完善考核指标体系,进一步强调质量、品牌考核内容,科学制定考核方案,推动用好考核结果,抓好整改落实。推动县区政府、管理区开发区将质量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开展消费者保护考核评价工作,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夯实基础,为质量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十八)加强质量基础建设。注重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基础(NQI)建设,增强质量技术服务和研发能力,形成专业权威、管理规范、服务优良、水平一流的质量技术支撑体系。加快农产品、食品地方标准制定修订。推动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优化交通运输标准体系,积极参与旅游标准化试点示范工作。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提高重点领域产品标准水平。深入实施《国务院计量发展规划(2013-2020年)》,加强计量基础建设,提升量传溯源体系支撑能力,开展“计量惠民生、诚信促和谐”活动,进一步完善强检计量器具统一赋码工作。大力推进检验检测技术平台建设,高起点建设已获批的国家级、省级质检中心,服务信阳经济发展。严格执行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大力开展自愿性产品和服务认证,推进开展中国环境标志产品、环境保护产品和“绿色之星”认证。充分利用大数据理念进行信息化建设,提升产品质量监管水平。(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十九)加强质量和品牌教育及文化建设。围绕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展企业诚信宣传教育,推动各类经营者提升质量诚信和品牌保护意识。大力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推动企业打造各具特色的质量文化,鼓励高等院校设立质量教育研究机构,推进质量和品牌学科建设,推动质量教育基地建设。开展消费品质量安全“进社区、进学校、进乡镇”消费者教育活动,推动电梯等特种设备知识进学校、进课程。举办品牌建设、卓越绩效等教育培训及研讨班,促进质量管理人员素质提升。深入开展质量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关注质量、人人创造质量、人人享受质量”的浓厚氛围。(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十)发挥新闻媒体舆论监督作用。以“3·15”“质量月”、世界环境日、世界知识产权日、中国旅游日、世界标准日、世界计量日、世界认可日等活动为契机,宣传一批重视质量、产品可靠的典型企业和优秀品牌,增进公众对信阳质量、信阳品牌的信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品牌意识。结合质量整治专项行动,组织新闻媒体曝光重大质量违法行为和质量安全问题,发挥负面典型警示教育作用。加强网络销售产品、金融消费品、电子信息产品等质量安全监管报道。组织开展“金融知识进万家”银行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各县、区政府,各管理区、开发区,市质量强市战略工作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按职责分工负责)
 
  各县、区要加强对质量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结合实际,制定本地区的具体工作方案,细化任务,明确时限和要求,逐级落实责任,确保完成各项任务。

主办单位:商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技术支持:信阳绿盾信用服务有限公司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fgw7921022@163.com 举报电话:0376-7921022
备案号:豫ICP备13019112号-2